计算机系统组成
计算机系统组成
1 计算机组成
硬件
- 处理器、存储器、总线、接口和外部设备
软件
- 系统软件
- 操作系统、编译工具
- 应用软件
- 办公软件、娱乐软件、信息系统软件等
- 系统软件

硬盘属于辅助存储器,各个部分由总线链接
2 指令系统类型
2.1 CISC 复杂指令集
- 通过加指令实现功能,通过微程序解释实现
- 指令比较多、使用频率差别大
- 可变长
- 支持多种寻址方式
- 研制周期长
- 微程序控制(微码,不是子程序)
- 代表:Intel AMD的x86 CPU
2.2 RISC 精简指令集
- 从已有指令库中尝试组合出对应功能的子程序
- 子程序库比较大
- 指令比较少,使用频率接近
- 定长格式,更适合流水线
- 寻址方式比较少
- 大部分单周期指令
- 增加了通用寄存器以减少访问次数
- 硬布线逻辑为主
- 优化编译,有效支持高级语言
- 主要用于嵌入式
3 分级存储
解决存储容量、价格为和速度之间的矛盾
- CPU(寄存器)寄存器一般是64bit,存取速度最快
- Cache高速缓存,物理结构上可以跟CPU封装在一起,逻辑上是分开的
- 内存(主存)DRAM 断电数据会丢
- 外存(辅存)断电数据不丢失硬盘、U盘等,虽然硬盘在主机内,但是逻辑上属于外存
4 IO数据传输控制方式
解决IO往内存写数据的问题
- 程序控制/查询:CPU持续询问等待IO操作 ,CPU和IO不能并行 效率低
- 程序中断:无需CPU等待,提高了相应速度, 可并行
- DMA:在主存和外设之间实现高速、批量数据交换而设置的,效率比上面两种要高,可并行
5 主要性能指标
5.1 硬件
计算机
- 时钟频率(主频)
- 数据处理速度PDR
- 吞吐率
路由器
- 端口吞吐量
- 丢包率
- 时延
- 时延抖动
交换机
- 支持协议和标准
网络
- 吞吐量
5.2 软件
- 操作系统
- 系统吞吐量
- 系统响应时间
- 数据库管理系统
- 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
- 负载均衡能力
- 最大连接数
- Web服务器、
- 最大并发连接数
- 响应延迟
- 吞吐量
5.3 阿姆达尔(Amdahl)定律
量化了系统性能的提升程度
假设一个功能,处理时间为整个系统时间的60%,此时优化这个功能,使其处理速度提升至原来的5倍,则
原速度:60+40 = 100
改进后速度:12+40 = 52
提升至原来的100/52 倍
5.4 性能评估
基准程序法 测试精准度排名
- 真实程序
- 核心程序(用的最多最频繁的程序)
- 小型基准程序
- 合成基准程序
针对于Web服务器,性能指标主要有
- 最大并发连接数
- 响应延迟
- 吞吐量
性能评测方法:
- 基准性能测试
- 压力测试
- 可靠性测试
5.5 系统监视
主要有三种方式
- 系统本身的命令
- UNIX/Linux系统里的ps、last
- Windows系统里的netstat
- 系统记录文件
- 集成命令、文件记录和可视化技术的监控工具
- Windows的Perfmon应用程序